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北京高考 > 文章正文
 
北京:三所高职院校试水提前招生带来什么?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2006-4-24 8:50:00
北京三所高职院校今年试水提前招生考试,计划招六百余人,报名者达四千之多——高职提前招生考试带来什么?

  长期存在的高职与普通本科高考同一张试卷的局面被打破了,北京市3所高职院校提前招生考试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种新尝试。据了解,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汇佳职业学院、培黎职业学院3所高职院校日前迎来报名和考试者4200多人,其中报考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多达3289人,而3所学校计划招生仅630人。北京今年高招改革首推的高职院校提前招生考试“行情”看好,而上海也继去年3所民办高职试行提前招生考试后,今年又将该项试点扩大到6所。

  提前招生究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会有哪些促进?给考生又带来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北京教科院职成教育研究所所长邢晖以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钱玉萍。

  以就业需求拉动招生和规模发展

  “探索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增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索高考分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这次职业院校提前招生的初衷。”线联平说。

  线联平认为,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就业模式的教育。但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仅仅把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当作学历教育来对待,不仅认为层次不高而且就业意识不强,没有及早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这次力求通过对 高考招生方法的改革,强化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就业意识,即现在选择学什么,将来就要做什么、用什么,以就业需求引导招生。同时,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向以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转化。

  提前招生更加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邢晖认为,这次考试除文化课外,还增加了专业课测试和面试,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就业导向、适应市场、能力本位、实践为重”等办学特色。在“以就业需求拉动招生考试要求,促进培养过程改革”、“订单式培养”等新的理念和模式下,招生学校根据专业和未来对口单位的需要,增加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同时进行个性化的面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自主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基本要求,如同设置了准入门槛,生源质量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提前招生对高职院校的规模发展和专业建设是一个拉动,这是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新颖、超前、实用、急需是这次3所学校提前招生专业的特点。供需两旺,必然会大大减少流失率;而报考人多,增强了 竞争力,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规模发展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促使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科型教育的简单压缩,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线联平认为,这次职业院校提前招生必将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要由过去注重文化教育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次是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设置和学科体系要与经济发展需要、与职场紧缺人才需求相适应,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第三是实现对合格人才标准的调整,过去是按照课程学习的合格率来确定学生是否合格,因而在判定学生是否合格时过多地强调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现在要发展面向岗位需求的职业教育,不仅要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及其能力的考查。

  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双向自主选择

  在报名现场出现了与已往不同的情景,考生和家长都是满怀喜悦地走进高职校园的。考生小陈说,他的文化课成绩一般,参加高考不占什么优势。而对于高职考专业能力,他很有信心。据了解,这些考生对他们所报专业都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特长,从这点看,高职提前招生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高职教育的局面。

  邢晖分析说,以往的统考统招,高职是在“三本”招生之后录取,明显带有层级淘汰的意思。对考生来说,上高职成为多数人的无奈选择。对高职学校来说,竞争和择优录取的机会必然大打折扣。而高职提前招生,一方面给了学生主观上自愿报考高职的机会,使他们变被动选择为主动选择,在感觉上会比统招录取好得多;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对学生、对学校无疑都是提前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使学校把握了考试招生的自主权,对考生的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都可以自行把握,针对性、效能性会大大增强,符合“适销对路”的职业教育要求。

  钱玉萍认为,提前招生是改革高职招生录取方法的一种尝试,扩大了学校自主选拔学生的空间,通过对学生的笔试和面试,能够录取到综合素质好、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同时让一部分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本报记者 李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